喜欢军事的朋友对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事件一定不陌生,其中苏-27战斗机以极其危险的方式接近并用垂尾擦过P-3B反潜巡逻机,几乎让后者的机组丧命,而前者的名字也因此广为流传。这次事件让人心跳加速,但几年前,巴伦支海的另一项任务同样惊心动魄,堪称“水下手术刀行动”,这便是英国的“酒保行动”。
征服者号攻击核潜艇
勇士级攻击核潜艇,是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起服役的一款重要海上武器,曾是英国海上力量的主力。此类潜艇总共建造了五艘,每艘的水下排水量大约5000吨,艇长约87米,能够在水下持续执行任务达103天。勇士级潜艇的一项光辉战绩便是“征服者号”在马岛战争中成功击沉了阿根廷海军的巡洋舰,但这并不是它的唯一荣耀。2012年10月,征服者号参与的一次机密行动才被公之于众——这便是1978年执行的“酒保行动”,该行动的目标是偷取苏联的先进声呐技术。
“酒保行动”:偷盗苏制声呐
展开剩余76%“酒保行动”是一次极其危险的任务,旨在获取苏联声呐技术,这项行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显而易见。尽管美国也参与其中,执行这项任务的主要力量却是英国人。行动的核心目标是获得一种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的拖曳式被动声呐,但这些声呐并不会直接从苏军手中获取,而是通过从一艘悬挂波兰国旗的情报船上偷盗来实现。尽管英国政府已经公开承认了这一事件,但具体的细节仍然被高度保密,外界只能推测出大概的情况。
精心设计的偷盗计划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英国人为征服者号潜艇特别安装了一套遥控“剪刀”装置,可能位于艇的前甲板某处,另外还配备了水下摄像头。这些设备的目的是在潜艇潜行至目标声呐阵列下方时,能够进行精准的操作。水下摄像头的可视范围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准才能在有限的视距内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征服者号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任务地点并不是在本国附近海域,而是在陌生的巴伦支海。无论如何,这样的任务无疑充满了巨大的风险。万一发生意外,潜艇很可能会遭到敌方攻击,甚至全员丧命。因此,征服者号的指挥官和水兵们必须极其小心,确保每一步都稳妥执行。
水下行动:悄无声息的切断
终于,征服者号悄悄接近了那艘波兰籍情报船,潜艇在深海中默默潜行,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当它接近目标声呐阵列后,潜艇上浮到一定的深度,利用遥控剪刀切断了拖曳的声呐阵列的电缆,目标声呐设备直接落到了潜艇甲板上。此后,潜水员迅速出水,成功将这个先进设备带入艇内。最终,征服者号带着获得的声呐设备安全返回英国,并立即将其空运到美国进行研究。
持续的疑问与未解之谜
回顾整个行动,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首先,英国是如何获得那艘波兰情报船的航行信息?又是如何确认它拖曳的声呐阵列正是他们需要的型号?如果这些信息是通过间谍活动获得的,那对于其他方面的解释就变得困难了。
更重要的是,征服者号如何能悄无声息地接近专业的情报船?虽然征服者号作为一款先进的核潜艇,其隐蔽性强,但面对一艘配备先进设备的情报船,它如何避开对方的探测?此外,当潜艇切断声呐电缆后,情报船为何没有察觉到异常?如果设备突然失灵,船员不应该立即停船检查吗?
这些问题在事件曝光后一直未得到解答,但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考虑到当时苏军曾有多起叛逃事件,这也许能为事件提供一些线索。或许,征服者号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部分原因在于它得到了情报船上一些“二五仔”的支持。无论如何,这一切都使得“酒保行动”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曝光后的沉默与反应
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尽管情报船丧失了先进的声呐设备,但事后双方似乎都保持了沉默。直到下个世纪才曝光这一事件,英国和美国显然对此暗自窃喜,掌握了对方的技术,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公开炒作加大了对手的尴尬。与此同时,被盗方则加紧调查,试图厘清事件的真相,或许在未来,他们将发现一系列“内鬼”行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面子,外界或许永远都无法得知更多的内幕。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